LED LAMP生产过程中很多工序都会产生静电,对产品质量产生影响,严重则会击穿.
1.刺晶,刺晶笔与支架间的冲压,支架与点胶机的摩擦.
2.灌胶.胶体与模具间的摩擦,(胶体本身的稠与稀对静电压的大小有无影响有待确定)
3.脱膜,支架与模具的剥离,
4.切角,高速冲切时有很大的静电,相信有朋友遇到过切角时灯会这的情况.当然,接地后的冲切机就不会出现这种情况了,
5.分光分色,这里是静电产生相对较大的工序,在分光机里振荡分色时,能产生高至七八千伏的静电压(本人在长裕现场测试过,现在长裕分光机上用的就是我们的产品).现有一些分光机,分光时的电压经过离子风机吹过后还有残余电压高达四五百伏,对于白光灯来说,几十伏就击穿了,所以这一块的静电问题很严重.以前长裕的分光机振荡后电压有三百七十多伏,大钜分光机振荡后电压为四百六十伏左右,有时会达到五百伏.(这些都是现场测的数据)
6.包装,在分光分色后,据我所知是分光机下面有几排盒子,拿出来后倒出包装,此时倒出来的产品静电很低,但在倒入包装袋时会有一些静电,(我现场测的有四十多伏,车间不一样结果会有差距).产品在袋内会有不可避免的振荡/碰撞.我现场测试多次,静电压可达三百伏,此时如果包装袋防静电效果不够好的话,袋内成品灯可能直接成为死灯,
7.防水盒与LED盒(就是一串三个灯的那种)我去的一些公司防水盒都是堆压在一起的,随便测几个,二千三百伏静电!!!!!恐怖吧,把灯装入防水盒后测了下灯盒的静电,二百多伏,
8、另外,车间工作人员的防静电工作服,手指套,静电环,等等这些都会对静电产生影响,
无尘车间与外界空气的隔离以及内部空气温湿度的调节也会对静电产生很大的影响。
LED 防静电措施:
静电击穿器件使其失效是在不知不觉中发生的,被静电损坏的LED 不能用筛选方法排除,所以只有做好预防措施,建立一套防静电( ESD)生产工艺和测试流程规范。这对提高 LED产品质量及成品率是十分关键的。主要的措施包括:
·各环节要尽量减少接触这类LED器件的人数,限制人员不必要的走动, 搬推椅子 。
·使用导电 率好的 包装袋来包装LED。
·应戴上手套接触LED器件(但不能戴尼龙和橡皮手套)。
·取出备用的LED器件后不要堆叠在一起,器件尽量不要互相接触。从包装袋中取出而暂时不用的器件,应用防静电袋包起来。
·必须用手接触LED的器件时,应接触管壳而避免接触 LED 器件的引出端。要接触LED器件前,应将手或身体接“地”一下,把静电释放干净。
·电烙铁要求长久接地。
·工作环境的相对湿度应保持在50%左右,不穿容易产生静电的工作服。
·车间地面应采用含碳塑料、含碳橡胶或导电乙烯做成,电阻率η <10 5Ω·cm 或用静电耗散性材料,电阻率就在 10 5 Ω· cm~10 9 Ω· cm 之间。
·椅子和工作台上应附加一层静电耗散材料,椅子的电阻率应是 10 5Ω·cm~10 8 Ω· cm 之间。
·工作服、棉制工作服有一定的导电性,*好使用防静电服。工作鞋要用静电耗散型材料做成,电阻率在105 Ω· cm~10 8 Ω· cm 之间,也要有防静电鞋。
·带上防静电手镯实际上是手镯与手接触,再把手镯接“地”,这样手与地就成为同电位,可将人身上的静电释放。
·在工作区域使用离子风机防止静电积累,这也是一种积极有效的防护措施。因为离子风机送出的负离子能与静电中和,不会使静电积累成很高电压。推荐使用科信园生产的STTIC品牌离子风机,其**的除静电性能和保修三年的**售服将成为你的有力助手!
·车间里所用的设备都要有良好的接地,接地电阻不能大于10Ω。车间入口处一定要有接地金属球,人进入时先摸金属球,以释放身上的静电。
静电在LED显示屏生产过程中的危害如果在生产任何环节上忽视防静电,它将会引起电子设备失灵甚至使其损坏。当半导体器件单独放置或装入电路时,即使没有加电,由于静电也可能造成这些器件的长久性损坏。大家熟知,LED是半导体产品,如果LED的两个针脚或更多针脚之间的电压超过元件介质的击穿强度,就会对元件造成损坏。氧化层越薄,则LED和驱动IC对静电的敏感性也就越大,例如焊锡的不饱满,焊锡本身质量存在问题等等,都会产生严重的泄漏路径,从而造成毁灭性的破坏。
操作者或LED本身也有静电感应,虽然电荷不多,但是经一段时间的积累,特别是在干燥环境下,人手触摸引脚或LED与工作机台、桌面接触,即会引起瞬间放电。以 SiC 为衬底的 InGaN 材料,基本上是 L 型电极垂直结构的LED,其静电电压高达 1000V ;而一般以 Al 2 O 3 为衬底的 LED 器件通常是 V 型电极,其抗静电电位仅为500V。但是做好的 LED 正向电压只有 3~4V ,反向电压只有 15~20V ,所以要小心保护。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