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1 闭环网络系统结构
从控制理论的角度来看。闭环结构提高了网络系统的可靠性,增强了系统的维护性和扩展性,降低了系统的远程运行费用,实现了信息资源的共享。DCCS的信息**涉及DCCS的**体系结构、通讯协议的**性设计、信息加密技术、**域**子域等方面的内容。在当前DCCS的网络**理论的研究大大落后于DCCS的实际应用的情况下,对DCCS**体系设计的研究是十分有意义的。 本文将分析DCCS**体系的设计目标、设计要求和设计原则等问题,并提出自律分散DCCS**体系的设计方法,同时指出DCCS网络信息**分体系设计中应进一步研究的问题。1.DCCS的信息**1.1基本概念 DCCS的信息**包括信息系统的**、信息数据的**和信息内容的**。其核心就是要保障DCCS的所有信息免遭偶然的或者恶意的破坏、更改、泄露和删除。DCCS的信息**涉及到信息在采集、传递、存储和应用等过程中如何保证完整性、合法性、可靠性、可用性、保密性、真实性和可控性等的相关技术理与理论。1.2体系结构 DCCS的信息、信息载体和信息环境是DCCS信息**的三大类保护对象。由此构成了DCCS信息**体系结构。 信息是指DCCS各节点之间在网上传输的信息.置于信息**体系结构的内层,既包含实时信息,双包含非实时信息,例如,事故报警信息、系统状态信息、过程参数测量信息、网络控制器控制信息、开关和阀门的位置信息、系统组态信息、系统诊断信息、系统维护信息、系统备份信息、网络调度信息、管理决策信息等;信息载体指信息的承载体,处于信息**体系结构的中间层,包括物理平台、系统平台、通信平台、网络平台和就用平台,如通信协议、网络协议、应用协议及其软件等;信息环境指DCCS的信息及信息载体所处的环境,处于信息**体系结构的外层,包括硬环境和软件环境。2.DCCS的网络** DCCS网络**的核心就是要保证信息**的网络上传输与共享,保证网络系统的**运行。DCCS中的“网络”泛指广义网络.包括现场总线网络、工业太网和互联网等。 DCCS的网络**体系结构包含三个层次:密码**层、网络**层和环境**层:网络**处于中间层.一方面它需要密码**层的支持.同时也为密码**层提供运行环境:环境**处于外层,为网络**层.密码**层提供可靠的设施和管理等**环境。3.DCCS的**体系设计3 .1设计目标 DCCS**体系设计的目标在一定约束下,尽可能满足用户的**需求。这里需要解决如下三个基本问题: (1)如何根据**需求制定**策略,即DCCS的**分板问题。 (2)如何将**需求映射为**体系,即DCCS的**设计问题。 (3)明确**体系满足**需求的程序.即DCCS的**评价问题。 解决上述问题需要系统化和结构化的设计方法及其辅助工具的支持。3.2设计原则 DCCS**体系的设计需遵循如下一些设计原则: (1)木桶原则。木桶的容积取决于*短一块木板.而DCCS的**性则取决于*薄弱的环节。 (2)整体性原则。对DCCS不仅要提供**防护和检测机制.还应提供应急恢复机制等。 (3)等级性原则。对DCCS的网络应进行分级,包括对信息保密程度分级、用户操作权限分级、网络**程度分级、系统实现结构分级(如应用层、网络层、链路层等)。 (4)有效和实用原则。**机制不应影响DCCS正常运行.应有效、简单和实用 (5)动太性原则。**体系内应尽可能引入可变因素。使**体系具备良好的动态性。 (6)失效保护状态原则。网络**防护系统失效模式应是“失败一**”型,即一旦防火墙屏蔽子网失效、重启或崩溃.就**阻断内部网络与外界的连接。 (7)缺省拒绝状态原则。从**角度讲.缺省拒绝状态是失败效保护状态。 (8)设计为本原则。DCCS的**重在设计,**性设计应与DCCS的体系结构、通信协议、迭制策略设计相结合,采用同步与并重的原则。 (9)有的放矢和各取所需原则。根据不同的控制对象.其**侧重点各不相同,应综合考虑解决方案,提高性行走价格比。
3.3设计要求 DCCS**体系的设计要求如下: (1)应综合考虑DCCS体系结构。确保DCCS的网络**服务质量。应**考虑DCCS拓扑结构、通信协议、控制策略和被控对象的动态特性,满足DCCS对网络**服务质量的各种需求.确保DCCS**服务技术先进性、风络**服务质量的优良性、**体系运行的可靠性、稳定性和可持续发展性。 (2)应采用冗余和备份技术,提高系统的可用性与生存性。 网络的拓扑结构设计应通过节点和链路的冗余与备份手段来提高DCCS的可用性与生存性。关于冗余技术,可考虑采用网络冗余,隔离故障,以避免全网失效:采用硬件冗余,使个别故障不能影响整个系统的正常运行:采用功能冗余.在某些部件(或节点)失效时,其余完好的部件(或节点)部分或全部地承担起故障部件所丧失的控制作用,以维持控制系统的性能在允许的范围内:采用时时冗余,检出和纠正由于暂时故障引起的错误.采用信息冗余,对传输数据进行冗余校验。此外,还可考虑采软件冗余等冗余技术。关于备技术.可考虑采用网络备份.用于网络的防毁、抗灾以及应急处理:采用信息备份.对DCCS的状态信息(如系统组态信息、关键参数信息等)进行备份,以便于分析与处理。 (3)应确保DCCS的可控性、可观测性和稳定性不受影响。 (4)信息加密/解密及传输过程必须满足DCCS的实时性要求。 (5)不应降低DCCS的网络服务质量和控制性质量 (6)应使用成熟可靠的**技术和措施,减少DCCS**体系本身的**漏洞 (7)根据被保护对象的重要性.应划分不同的**等级:提高**体系设计的经济性。 (8)应减少不同**等级问被保护对象的**耦合以提高DCCS的整体**性。 (9)**体系应具有可重构性。DCCS的**状态可根据**评估模型划分等级,如正常、紧急、事故等状态。当系统处于正常状态进.**策略倾向于易用性;当系统受到频繁攻击时,可通过**重构加强系统**性.使**策略更倾向于**性:当系统处于事故状态时,**策略倾向于故障**状态,确保故障节点或子系统处于*低**状态,避免导致整个系统崩溃。可重构成的DCCS**体系,可以有效地解决易用性与**性之间的矛盾 (10)**体系应具有局部可恢复性和生存性。一旦DCCS**体系中某个节点或子系统**性被破坏,该节点或子系统应及时被隔离,或限制与其他节点或子系统通信,直到该节点或子系统恢复**性.才解除隔离或限制。这样.即使DCCS局部(或**或**体系受到破坏,也不至于导致整个系统体体系崩溃。 (11)**体系应具有开放性和动态扩展性。随着网络环境的变化以及新的漏洞和攻击手段出现.DCCS**体系必须根据坏境的变化做调整,并增强自身的扩展能力。3.4设计中应注意的几个问题 DCCS**体系设计中有若干问题需要进一步研究。 (1)信息系统划分信息技术的基本原则是数据共享、网络互连。凶此,在信息技术应用的过程中应特别强调以数据库为核心,以网络为支撑。DCCS的信息系统划分到少应遵循以下原则: ① 不同**等级的应用*好划分为同的系统或子系统。系统的**设计应根据应用的要求确定既要避免**性和可靠性方面漏洞.也要避免不必要的开销 ②处于不同**等级网络上的系统或子系统之间信息交换不宜过多。应尽可能采用从高到低的单向传输,必要时设置有效的隔离装置。 ⑧ 能在**等级较低的网络上实现应用系统.不宜放到**等级较高的网络中实现。 (2)信息系统的功能:当DCCS中信息的产生和消费内奸属于不同的系统域子系统时,就将功能放在信息消费多的那分系统中。 (3)信息的采集方式:实时信息大多来自DCCS的控制点,信息的采集应由DCCS来完成.而管理的对象和内容则通过人同交互的方法获得。从控制系统休集信息时,要严格限制为单向获取数据,保证信息采集不会对DCCS造成影响。 (4)信息的传输方式:DCCS信息的传递可大致分成三类。 ① DCCS内部各节点之间的信息传递,只存在可靠性及信息盗用的威胁。 ②不同DCCS之音的信息传递.除存在可靠性及信息盗用的威胁外,还存在系统之间互扰及错误信息流向等问题。 ⑧ 广义网络信息资源与所有DCCS之间信息传递。3.5自律分散DCCS**体系的设计方法 DCCS融合了控制、计算机和网络通信技术,是一个典型的混杂动态控制系统(HDCS)。影响DCCS信息**和网络**的因素众多而繁杂,因而需要有一套系统化和结构化的设计方法相应的辅助工具,用以设计DCCS的风络**体系。自律分散DCCS**体系的设计方法,实现了DCCS**体系结构的动态变化和在线功能3.5.1自律分散DCCS**体系的基本概念 随着DCCS规模的扩大多,控制功能的分散化,节点分布的方域化.攻击手段多样化和网络环境参数变化的复杂化,DCCS将变得愈来愈难以控制。与此同时,随着用户需求和网络资源的变化,DCCS的体系结构(控制结构、拓扑结构和通信协议等)也处在不断的变化与发展过程之中。DCCS的组成部件(节点)的增加或减少,将导致DCCS**域的扩展收缩。所有这些变化都要求DCCS的**机制能跟随这些变化做出快速的响应,**策略能跟随这些变化进行动态的调整,以便**地反映变化过程中系统的**需求。同时,也要求DCCS的**体系能动态地适应网络环境的变化。 自律分散DCCS**体系.将DCCS**体系划分成许多自律**体系单元由于DCCS**体系变化的动态性,整个系统**体系很难事先完全定义.只能定义若干自律**体系单元,然后集成。自律分散DCCS**体系*为重要的特点,就是自律**体系单元的自我控制和自我协调能力。即自律**体系单元应具有以下两个基本特性: (1)自律可控性(autonomouscon-trollability):系统如果有任何自律**体系单元出现故障、正在维护或刚刚加入,都不能影响其他自律**体系单元的自我管理及功能的运行。 (2)自律可协调性(autonomousCOOrdinatability):系统如果有任何自律**体系单元出现故障、正在维护或刚刚加入.其他自律**体系单元之间能够协调各自的任务,并以协作方式运行以实现各自功能。基本自律**体系单元的自律可控性和自律可协调性设计的DCCS**体系.可确保**体系的在线扩展(on-lingexpansion)、在线维护(on—ling maintenance) 在线容错(on—lingfaulttolerance)功能。这些特点与不断发展和变化的DCCS的**需求非常吻合。3.5.2 自律分散DcCS**体系的设计方法 自律分散DCCS**体系的设计方法,采用自底向上、由内向外,从自律**体系单元逐步构成整个DCCS**体系的系统设计方法.突破了假定在设计阶段**体系的结构、规模和功能都是确定的自顶向下的系统设计方法。自律分散DCCS**体系支持DCCS分阶段建设和实施。使DCCS**体系具备在线扩展、在线维护和在线容错等“动态”功能.适应了DCCS**体系结构的动态变化,实现了DCCS**体系设计方法的突破。 DCCS的信息**和网络**是整体的、动态的,不是单一的信息**和网络**技术能够实现。在保证DCCS信息传输的可靠性和衬里前提下.综合考虑DCCS的信息**网络,寻找确保网络信息**网络效率的平衡点,建立真正适合于DCCS的网络信息**体系结构。对于DCCS的**体系设计,迫切需要开展以下研究工作: (1)**开展DCCS网络信息**保障技术规划与设计研究。从硬件及软件两方面为DCCS提供完整的**系统平台,建立DCCS综合**评估模安型 (2)DCCS的网络信息**,不仅关系到网络**问题,而且还涉及信息系统的划分、功能定义、数据采集、数据库结构构设计等一系列问题。需要从整个DCCS体系结构、通信协议、节点状况、被控对象特性、网络资源等方面综合考虑,确保DCCS**运行。 (3)加强对DCCS网络信息**设计相关理论的研究,以推动DCCS的网络**理论向前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