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公司新闻 >

公司新闻

人防急救包 应急救援装具包 地震急救包

危急时刻咱有“救命包”

    消防斧

  救生绳

  防毒面具

  自救呼吸器

  折叠锹……

  ■记者 姚一青 通讯员 张祥荣

  

  本报讯 汶川地震,是国人心中永远的痛。面对灾难,如何在*大程度上实现自救?这是大家都在反思的问题。

  在地震频发的日本,每家都有一个应对突发自然灾害的“救命包”,里面全是逃生急救物品。

  不过,你知道吗?这个小小的“救命包”,其实离我们并不遥远。去年9月,作为全省**个试点,“救命包”落户我区北干街道金泰苑社区。近日,“救命包”正在我区26个社区试点,今年要在100多个社区推广。

  20件宝贝各有神通

  指挥棒、防毒面具、救生绳、折叠锹……一件件逃生自救工具,静静地躺在橙色的“救命包”里。

  在金泰苑社区,记者看到了这个“救命包”,也就是“民防应急箱”。工作人员告诉记者,里面的宝贝一共有20件,件件都实用,****,它们就是生的希望。 

  打开“民防应急箱”细细数来,可以发现,除了帮助人员疏散的疏散指挥棒、警戒带、哨子、电喇叭、工具盒等常规用具外,还有过滤式防毒面具、���生绳、撬棒、折叠锹等紧急救助工具,照明电筒、二氧化碳灭火器、消防斧、绝缘手套、绝缘鞋、绝缘剪等也一应俱全。

  “拿这个手电筒来说吧,这不是普通的手电筒,它可以穿透烟雾,是一种强光手电筒,可以在火灾、建筑物坍塌等黑暗、有烟雾的环境中发挥作用。”“这是救生绳,也可以用于火灾逃生。”“遇到煤气泄漏,这个自救呼吸器,就派上用场了。”社区工作人员介绍说。

  正在推广,但没实战过

  社区有了“救命包”,那有没有推广到每家每户呢?大家会使用吗?

  据介绍,由于成本不低,不可能一家发一个,所以“救命包”平时存放在社区办公室,由负责消防的社区工作者保管。除了应急之外,它起到的主要是“参照、示范”作用,也就是让社区居民,参照“救命包”的样式,自行配备里面的物品。

  那么,现在有多少居民家里配了“救命包”呢?社区工作人员说,目前,真正配齐“救命包”的家庭微乎其微,大部分人觉得“工具太专业,可能用不着”。不过,工作人员也表示:“‘救命包’中的医药急救包,感兴趣的人很多,许多居民家里,已经参照着做了。”

  那么,有多少人会使用这个“救命包”呢?社区保安李志宏说:“会用!我们120个保安、40个居民志愿者都培训过了,每月培训一次。”“不过,还没有实战过,只是培训,因为没有遭遇过突发情况。”

  说话间,李志宏给记者示范了起来,“上次训练,我穿上这个消防服,大概3—5分钟,连接这个25米长的消防带,要24秒8。”

  社区工作人员说,现在的主要目标,是把“救命包”推广到住户中去,打算按照年龄段“从两头着手”,也就是先抓老人、青少年这两个自救能力较弱的群体。社区已利用寒假等时间,给他们上过培训课。同时,还将《公民防灾手册》发到了居民家中,争取让“救命包”,真正飞入寻常百姓家。




 

产品联系方式

 

   专线电话: 

             

 

        欢迎浏览公司网站:www.fffchina.com   三防应急网  

        邮件:fffchina@163.com